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山村夥伴接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從傳統婚禮,把米(me)找回來。
海端鄉崁頂部落的Cina SaviTama Ciang布農族夫妻,是以家庭農場式組織實踐山村綠色經濟的夥伴。從小生活在部落而且早婚的Cina Savi一直期待為女兒辦一場布農族的傳統婚禮,送給女兒自己族群的婚禮記憶。Cina Savi的心願導引下,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的夥伴深感認同,並立即投入婚禮的協辦工作,期望透過傳統婚禮的辦理,共同展現台灣山村生態多樣、文化多元的幸福經濟和生活美學。訂於922日上午八點起辦理的布農族傳統結婚儀式〈Padani〉,殺豬和分禮肉是重要的儀式內涵,婚禮中有傳統的祭祖儀式,還有Mapulaung儀式,讓雙方新結成親家的重要親友以「報戰功」的方式自我介紹。婚禮當天則邀請部落媽媽準備愛宴與親友分享。一場傳統婚宴需要動員許多族人幫忙,雖然辛苦,但是Tama CiangCina Savi夫妻希望能夠藉此,讓阿美族的親家及更多人看見崁頂部落的美,並讓部落孩子體驗布農族婚禮,肯定傳統文化的價值。

山村夥伴接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以前在原住民部落釀製小米酒是十分普遍的技術,各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技巧,釀製過程卻有著不一樣的禁忌習俗,但相同的是,小米酒在台灣原住民族生活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過時代的變遷,小米酒釀製的繁複工序,還有工廠登記的各式酒品快要完全取代小米酒,加上族人不再普遍種植小米,更遑論在豐收祭典時釀製小米酒。為了提升小米文化內涵和創造小米經濟價值,台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夥伴於婚禮前七天辦理小米酒製作課程,特別敦請高齡81歲的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耆老,又能講一口流利布農族語的林得次老師指導,林老師熱誠又毫不保留的公開小米酒釀製技術,並分享不同族群的小米酒文化。雖然因著山竹颱風的影響,讓許多部落族人無法前來,但有的夥伴提供小米,有的夥伴出力一起完成喜酒;而Cina SaviTama Cian夫妻春節期間種植,五月收成的小米紅藜則成為喜米,還有部落媽媽做的小米喜糕。

我們從山村文化中找出被期待的喜酒、喜米和喜糕,一起和合作協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