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高手在民間一布農豆豆先生Tama Ciang。


記得上週六崁頂部落Cina Savi Tama Ciang以布農傳統儀式嫁女兒的婚禮嗎?(很難忘記啊!太美了。)
其實,婚禮結束後次日,Cina Savi Tama Ciang全家便動員去採豆子了。四季豆11~5月盛產,6~10月則進入淡產 。在小米五月收成後,Cina Savi Tama Ciang便開始專注在豆子田間的整理,因為這是務農持家的夫妻倆,在等待明年初播小米期間最重要的收入來源。Tama Ciang說,為了度過這段收入不穩定的時間,他長年鑽研技法,用愛灌溉,讓(應該是)淡季的四季豆依然盛產。
Cina Savi Tama Ciang即便忙碌,這天還是趁一兩個小時的空檔,特別從山的另一邊,崁頂部落回到小鳥follow 米的基地(國本農場)表達上週合作婚禮活動的感謝之意。我們一起喝著下午茶,並肩看著當天的影像,再度回味這場美麗難忘的傳統婚禮。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多元小米種原分贈。

有種,小米;有情,小米。

今天藉由金峰鄕公所宋鄉長的雙手,贈與種了一輩子小米的杜爸爸非糯性小米cepereane。

上次志忠老師來魯拉克斯部落做田野調查,得知現年77歲的杜爸爸,尋求非糯性小米已有30多年了,今天特別送上。杜爸爸激動的説:我是從屏東過來的排灣族。我從13歲就開始種小米,我一直在找cepereane,今天終於拿到了,放心!我會和大家分享的。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布農族傳統婚禮遇見山村幸福經濟.

這是近來最令人感動的一場婚禮。
女主人Savi從小生活在崁頂部落,15歲嫁給Ciang之後,便開始過著每天穿著雨鞋在田間農忙的生活,日復一日,她一直保持著原住民的傳統美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孝順有禮。
Cina savi. Tama Ciang這對夫妻是身邊極少數不喝酒、不抽煙、不吃檳榔的原民家庭,這次因著婚禮籌辦,我們變得因此更加親密,謝謝其他山村夥伴善良和體貼的心意,我們一起創造了一場令人回味的山村經驗。


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囍肉×囍米×囍糕×囍酒×山村幸福經濟





部落文化、森林環境利用及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森林地景與原民文化,建構了臺灣山林最美的風景與記憶,正是林務局念茲在茲推動里山,發展山村綠色經濟的核心精神。而從部落文化元素、森林環境利用及生物多樣性傳統農作系統中,嘉惠部落產業的提升與永續發展,則是臺東林區管理處推動山村綠色經濟計畫的期望!

    


╳族人見證森林子民婚禮伴手禮──小米「囍酒」、「囍」和「囍糕」


        布農族素有「中央山脈守護者」之稱,小米收穫祭時之「八部合音」,更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唯一收錄的臺灣音樂文化遺產,堪稱天籟!接受台東林管處委託之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特別針對以復育布農族傳統小米與家庭農場文化永續為目標,遴選出延平鄉桃源部落及海端鄉崁頂部落,分別合作進行小米保種教學園設立,及小米生態循環農場之綠色經濟方案。上週六(2018/9/22),迎來山村綠色經濟發展計畫中,以布農族家庭農場為目標之操作者Cina SaviTama Ciang夫婦女兒的大喜之日。婚禮當日,我們見證了布農族傳統的結婚儀式,包括禮肉分贈、祭祖及報戰功Mapulaung等豐厚底蘊的布農婚姻文化,祝福這對返鄉創業與締結終生的布農族美女與阿美族才俊。為了完成Cina Savi想為女兒辦理一場別有心意的傳統婚禮心願,在多次的討論下,計畫團隊於婚禮前一週,邀請精通布農族語的達魯瑪克部落林得次老師到桃源部落傳授釀酒文化,並於酒成開壺之日,以部落族人學習所釀之小米酒做為婚日當天,傳遞山村夥伴祝福之意的「囍酒」;並協助包裝設計Cina SaviTama Ciang夫婦五月收成的多元小米和紅藜成為「囍」;另外,也邀請小米烘焙專家黃素珠老師教授崁頂與桃源部落媽媽小姐們,製作創新之小米飲食,開發出新山村計畫中,結合部落婦女人力與月亮神話的第一款布農族「月亮契作」小米蒸糕-「囍糕」。因著與部落的長期陪伴,加上不斷的討論與溝通,我們和部落族人共同開發了森林子民婚禮伴手禮──小米「囍酒」、「囍」和「囍糕」,為部落帶來小米的新契機。


臺灣山村新經濟起步走


     現代人生活忙碌,登記結婚取代過去傳統的繁複儀式,上週融合森林美學、布農歲時、月亮神話與原鄉青年締結的山林婚禮,部落族人共同祈福了部落新人,並讓年輕人見識崁頂部落三十年來未見的布農傳統婚禮,同時一起見證創新的山村經濟。"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太空人阿姆斯壯在登月的首步詞,成為世人耳熟的名言。今天雖然僅僅是臺東一個小部落的願景未來,一對從農夫妻呵護子女之心,或者是盟約終身的青年愛情,但我們相信,這也將是臺灣山村新經濟的一大步!

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愛情宅情便 部落獻祝福

中國時報【莊哲權╱台東報導】


愛情宅急便!阿美族青年吳志鵬是宅配送貨員,無意間遇見布農族女孩余曉琳,驚為天人,便以送貨為由展開熱烈追求,兩人22日以布農族傳統婚禮完婚,新娘家依古禮宰殺12隻豬分享給族人,而新娘子對於另一半的「使命必達」很滿意。
22日上午在台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有1場浪漫的布農族傳統婚禮,都蘭海邊來的吳志鵬穿上阿美族傳統服飾,迎娶住崁頂山上的布農族美嬌娘余曉琳,男主角是宅急便送貨員,送貨時認識曉琳後驚為天人,便常以送貨為藉口,經過2年多的熱烈追求,女主角終於點頭說「我願意」。
布農族傳統婚禮最重要儀式的就是殺豬,並將豬肉分享給部落每位族人,即使是一小塊肉都可以,女方家依習俗殺了12隻豬做為「禮肉」,並以傳統的八部合音及報戰功,為這對新人獻上祝福。
台東縣林管處處長劉瓊蓮表示,該處與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及余家在部落合作「小米計畫」,為部落帶來小米的新契機。
因此在婚宴上,新娘子的父母為女兒準備了小米釀的「喜酒」、小米與紅藜組合而成的「喜米」、及部落婦女開發出的小米「喜糕」做為婚禮伴手禮,除了見證布農族家庭農場的大喜之日之外,也展現山村的幸福經濟。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6%84%9B%E6%83%85%E5%AE%85%E6%80%A5%E4%BE%BF-%E9%83%A8%E8%90%BD%E7%8D%BB%E7%A5%9D%E7%A6%8F-215010865.html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山村辦喜事花絮篇:嗯!小米酒已經成功啦!放心啦!週六有喜酒喝啦!


  謝謝林得次老師無私奉獻教導我們釀喜酒,謝謝只要有需要,就會站出來相挺,最有愛的lhua。

一早驚訝接到林德次老師來電(他也是輾轉才找到學會電話)。他擔心週末婚禮沒有喜酒喝,今天想去桃源部落看看上週六山竹颱風天釀製的小米酒,他還貼心的說,如果我們忙,他也可以騎野狼。(不老騎士的畫面湧現腦海。天啊!一位83歲高齡的長者騎野狼奔馳在縱谷,雖然畫面很酷!但是,我們怎麼能夠⋯⋯)


聯絡桃源部落的lhua,手機傳來lhua 微弱的聲音(後來得知,她正忙著曬棉被,因明天有滿滿的客人預約住他家)當她知道林老師想來看喜酒,聲音突然變得強而有力:「沒問題!我待會上完族語課,馬上出發到達魯瑪克接老師。」然後,手機一旁傳來開門又關門的聲音,接著,小發財啓動,我彷彿看見dama bukun正默默開車進市區上族語課(他原本是要開私轎車進城的)。

太感動了!
崁頂部落Cina Savi Tama Ciang要嫁女兒,因為山村計劃,讓我們跨域、跨族群一起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一件美事。看見每個人的善良,和體貼別人的心意,是執行計劃看不見的量化指標,謝謝我們親愛的山村夥伴。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山村夥伴接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從傳統婚禮,把米(me)找回來。
海端鄉崁頂部落的Cina SaviTama Ciang布農族夫妻,是以家庭農場式組織實踐山村綠色經濟的夥伴。從小生活在部落而且早婚的Cina Savi一直期待為女兒辦一場布農族的傳統婚禮,送給女兒自己族群的婚禮記憶。Cina Savi的心願導引下,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的夥伴深感認同,並立即投入婚禮的協辦工作,期望透過傳統婚禮的辦理,共同展現台灣山村生態多樣、文化多元的幸福經濟和生活美學。訂於922日上午八點起辦理的布農族傳統結婚儀式〈Padani〉,殺豬和分禮肉是重要的儀式內涵,婚禮中有傳統的祭祖儀式,還有Mapulaung儀式,讓雙方新結成親家的重要親友以「報戰功」的方式自我介紹。婚禮當天則邀請部落媽媽準備愛宴與親友分享。一場傳統婚宴需要動員許多族人幫忙,雖然辛苦,但是Tama CiangCina Savi夫妻希望能夠藉此,讓阿美族的親家及更多人看見崁頂部落的美,並讓部落孩子體驗布農族婚禮,肯定傳統文化的價值。

山村夥伴接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以前在原住民部落釀製小米酒是十分普遍的技術,各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技巧,釀製過程卻有著不一樣的禁忌習俗,但相同的是,小米酒在台灣原住民族生活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過時代的變遷,小米酒釀製的繁複工序,還有工廠登記的各式酒品快要完全取代小米酒,加上族人不再普遍種植小米,更遑論在豐收祭典時釀製小米酒。為了提升小米文化內涵和創造小米經濟價值,台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夥伴於婚禮前七天辦理小米酒製作課程,特別敦請高齡81歲的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耆老,又能講一口流利布農族語的林得次老師指導,林老師熱誠又毫不保留的公開小米酒釀製技術,並分享不同族群的小米酒文化。雖然因著山竹颱風的影響,讓許多部落族人無法前來,但有的夥伴提供小米,有的夥伴出力一起完成喜酒;而Cina SaviTama Cian夫妻春節期間種植,五月收成的小米紅藜則成為喜米,還有部落媽媽做的小米喜糕。

我們從山村文化中找出被期待的喜酒、喜米和喜糕,一起和合作協力完成山村幸福經濟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9/27-28臺東縣金峰鄉排灣族生態履歷種籽培力工作坊

去年在新興培力青年,今年在壢坵小米學堂培力中年,
山村能量不能斷層,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
9/27-28臺東縣金峰鄉排灣族生態履歷種籽培力工作坊
一起學習用生態履歷(不是生產履歷)說自己小米田的故事。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山村辦喜事花絮篇:嗯!週六確定有喜酒喝啦!

一早驚訝接到林德次老師來電(他也是輾轉才找到學會電話)。他擔心週末婚禮沒有喜酒喝,今天想去桃源部落看看上週六山竹颱風天釀製的小米酒,他還貼心的說,如果我們忙,他也可以騎野狼。(不老騎士的畫面湧現腦海。天啊!一位83歲高齡的長者騎野狼奔馳在縱谷,雖然畫面很酷!但是,我們怎麼能夠⋯⋯)
聯絡桃源部落的lhua,手機傳來lhua 微弱的聲音(後來得知,她正忙著曬棉被,因明天有滿滿的客人預約住他家)當她知道林老師想來看喜酒,聲音突然變得強而有力:「沒問題!我待會上完族語課,馬上出發到達魯瑪克接老師。」然後,手機一旁傳來開門又關門的聲音,接著,小發財啓動,我彷彿看見dama bukun正默默開車進市區上族語課(他原本是要開私轎車進城的)。
太感動了!
崁頂部落Cina Savi Tama Ciang要嫁女兒,因為山村計劃,讓我們跨域、跨族群一起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一件美事。看見每個人的善良,和體貼別人的心意,是執行計劃看不見的量化指標,謝謝我們親愛的山村夥伴。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山村綠色經濟 夢工廠

 文化看見生物多樣性的魅力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到部落裡頭尋找還剩下的小米品種,希望恢復部落過去多元的小米品系,把小米文化保存下來,留下世代的小米語彙與記憶。我們以跨族群及跨區域的方式,用文化的力量及多元生態的魅力,慢慢勾引原住民部落一起參與行動。我們在第一年計畫前期的社區訪談和評估下,邀請海端鄉崁頂部落的Cina SaviTama Ciang布農族夫妻參與。部落型散居社會制度是布農族的特色,布農族沒有頭目文化,是以各家族的長者為主,因此布農族部落的山村計畫,是以家庭式組織為發展模式。以家庭農業生產的馬提亞夫妻有五個孩子,除了農務,夫妻倆也參與社區導覽的工作。去年八月,執行計畫之初,便見夫妻對於布農文化的熱情及熱忱接待遊客的姿態。經過多次討論、測試與調整,我們於該年底和知本老爺酒店合作六人以上預約成行的山村半日遊,體驗狩獵及分享圍繞在小米文化體驗。以布農文化為旅遊內涵,再加上小米生態田,已成功擾動在旁觀望的傳統小米人對山村綠色經濟的想像。


相信綠色經濟是山村的希望
其實,當初在尋找合作對象時,就是希望CinaSaviTama Ciang夫妻從原有的解說,藉由小米生態田,再提升到較為細緻的特色旅遊。經過一年多,像家人的陪伴,Cina SaviTama Ciang對計畫、生態旅遊及小米多元種植等認識,從陌生到熟悉,到現在願意相信綠色經濟是山村的希望。尤其,去年底和知本老爺酒店合作一季的過程,便讓女主人Cina savi有了很深的感受。她說:「因為小旅行,我交到很多外面的好朋友,然後我可以認識與學習不同的族群文化;有客人來,我們也就會比較注重生活環境;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有多一些的收入。」由於,我們經常著新的創意與資訊去家中分享,讓同樣身在旅遊服務業的大女兒-小玲開始對於農業發展有了新的想像。今年五月Cina SaviTama Ciang受邀到屏東文化園區教導舞者學習崁頂部落的布農歌謠,Cina Savi感性的說,雖然一週三天往返屏東很辛苦,但能讓更多人聽見布農族人與大自然共好的聲音,也就值得了,她也很感動這群長期在園區的年輕舞者對自我族群的認同。而在教舞的那段期間,位在屏東的林志忠老師會陪著夫妻倆到「禮納里」部落觀摩,當Cina SaviTama Ciangi看見和自己女兒一樣大的金龍,暢談魯凱文化,自信分享小米的種種,讓夫妻倆更是感慨。Cina Savi私底下常說:「我先生有許多才華,很想傳承給孩子,但孝順的孩子為了分攤家裡的經濟,都寧願選擇外地的工作,」她經常想著,如果孩子可以留在家裡幫忙,會是多麼美好。

青年返鄉,部落希望
九月初,大女兒-小玲正好去屏東,Cina SaviTama Ciang千言萬語要女兒一定要拜訪林志忠老師(台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協同主持人),請林老師帶他們去「禮納里」找李金龍,聊聊「返鄉」和「回家」的心路歷程。當眼前這位充滿解說自信的金龍,說道自己是因為八八風災而回家,一開始也是無目的幫忙,後來透過自己的努力及許多人的支持,才找到現在可以揮灑自如的空間。最近也和部落青年籌劃「田間生活節」,以市集、音樂會及說小米的故事等系列活動展現部落動能。

以在地資源創造產業是返鄉青年的夢想,更是長者的殷殷期盼,然而社區人才的貧乏、資金缺乏及包裝行銷等問題,只能讓小農停留在一級產業;加上人們汲汲追求社區觀光化,反而覆沒傳統文化的價值,也抺除了根生於泥土中的生活智慧。部落老人家常說,你的手要比你的嘴還勤快,意思是只要肯做,肯定不會餓肚子。小玲將在九月下旬結婚,她暗自決定,婚後在夫家的認可下回家幫忙,讓自己飄盪已久的心,在小米復振的生態及文化保存中,找到安定的力量,也為自己的下一代紮根。

青年是部落的血脈,我們期待打造山村綠色經濟成為部落夢工廠,讓青年的每個夢想,像小米一樣,能在文化的滋養中發芽,在被保護的生態環境中茁壯。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Follow米的新藝與心意(107/8/30)

【農為國本】之活水經濟

發展部落之山村綠色經濟,除了深入部落了解之外,同時也須扮演與外界媒合的平臺角色,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部落小米文化,發展部落、文創者與消費者的共同利益。部落小米農業是過去臺灣原住民經濟的命脈,而隨著友善環境的意識高漲,小米成為追求營養與生態共好的神聖食物。如何找到人與自然共生的飲食元素,要從文化生活發展演變的軌跡談起。因此,提供外來者與在地者的雙向對話,活化小米,成為部落活水經濟,乃是持續這份行動的關鍵


小鳥follow米】平臺與青創的相遇

臺東是一處以文化觀光立縣,農業生態為磐石的淨土。這些年,吸引無數返鄉青年,或者新移民尋夢而來。今晚,二十餘位自台東各村落的青年,聚集在「小鳥follow米」平臺的國本農場,透過小米文化多樣性,尋找臺東在地文化元素及創新可能的契機。這些青年夥伴,無論是憧憬山海中生活的新舊移民,或者是追求理想生活青年,都在勇敢實踐台東夢。參與青年包括:開創台東首座合作工作空間的「邸台東」的小洋,逐步育成各種微型新創公司;還有必須從自給自足小農身份,轉變成販售農產品與設立小吃部,才能養活一家子的阿祥;有號稱打不敗的連續創業者,從88風災摧毀第一家店到現在再開第三家店,一路微笑地從青創到中創的冠諭。另外,用50萬字心血累積台東小城故事的「台東製造」;還有憨厚熱情,用3D幫人列印夢想的文忠;看到因父親不願放棄釀酒而回鄉,卻只能在書香中找酒香,卻仍然找不到如何釀出好酒的阿潘;老實的科技農夫,以及真實身份是民宿業者,卻認真參與各項團體結交新朋友,希望生在台東,為自己而活。換言之,前來者身份不盡相同,各有際遇。相同的是,都期待能在臺東青創基地,透過各種平臺交流,找到更多台東的養份與資源,小鳥follow米」此時讓他們驚豔相遇


找回來】人、文化、小鳥

找回所有價值,其實並不容易,但內心對於土地的夢想,卻是今晚來此的青年朋友,最真摯的渴望台東永續學會黃總幹事說道,學會目前正在和有興趣的部落族人共同推動山村綠色經濟計畫,希望透過多元小米友善的復耕,把人找回來,把文化找回來,把生態找回來。從友善的復耕行動中,恢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他也說,在大家追求個人美好的生活之前,也別忘了,去想想自己能為(新)故鄉做些什麼。他一語道破,台東年輕人雖然跳脫再製造或再加工,已轉成注重產品內涵的思維,卻鮮少留心觀察自己或鄰近的部落生態及文化資源,僅把咫尺之距的山海看成一張風景明信片。他舉例,原民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小米,每個部落都有小米規範,從播種到收割,都有其禁忌。從這些看似約束的原則中若結合現代新意,就是從泥土長出來的產品,便有說不完的故事。例如,二串小米穗的組合,蘊含穗穗平安之意。他也透露,九月中旬辦理的山村綠色經濟-小米酒工作坊,便是因著山村辦喜事,崁頂部落)主人馬提亞夫妻希望以傳統文化儀式呈現布農族的飲食及風俗,希望送給女兒自己族群的婚禮記憶。於是,計畫特別聘請台東最資深古老的魯凱族酒匠來指導,並號召不同的部落族人一起釀製婚宴喜酒,而今年馬提亞夫妻春節期間種植,五月收成的小米紅藜則成為喜米。我們從山村文化中找出被期待的喜酒與喜米。找回來】不僅僅是今晚眾人對文化產業的信念,更是未來社會對於生態保育的行動堅持。


follow me】青年夢

關心臺東小米文化發展與臺東青年就業問題的劉櫂豪立委,今晚,從一開始便在旁聆聽山村綠色經濟平臺與青年的對話。他提到,在當前主流社會追求快速發展經濟的影響下,發展小而美,與在地生態和諧共生的產業,是偏鄉部落小農發展微經濟的可能,年青人應該奉獻自己專長,適當運用在地的生態資源,才能讓台東這一世代長出屬於自己和這片土地連結的記憶與技藝。來回交換意見的對話中,劉委員堅定疾聲呼籲,台東不是誰的後花園,是任何愛台東者的心靈花園,我們要努力讓它長出她應該有的模樣。最後,委員再次呼籲請大家一起努力,讓小鳥follow米」與青創基地的青年朋友們,發展出屬於這片土地特色的臺東夢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哇!2.0護眼聖果在山村。


你吃過木虌果嗎?這可是世界珍寶啊!

阿美族稱木虌果sukuy。在很久以前,野生木虌果常常就是桌上佳餚,像以前回到阿嫲家,就會吃到木虌果排骨湯,湯裡還會加一些木虌果葉調味,帶點苦味,直到再吃下一餐,嘴巴裡都還會留著甘甜味;卑南族則叫hamunly,也是採青果來煮湯。後來才得知,在歐美地區,木虌果有「天堂來的果實」之美稱,經常可見果汁特調,或應用在米飯裡頭做天然染色劑。木虌果裡頭有豐富的茄紅素,必須加熱才能激活,還有β-胡蘿蔔素,以及女生最愛的Q10,吃了皮膚會澎澎,正因為營養豐富,深受市場青睞。目前在台灣市場還不是很普遍,亦因不易育苗,僅在部落山村裡及少數特別有種植的農場才可見到。

去年農場剛好有種苗,則分送給布農族的朋友,沒有想到,布農族朋友種的很會生,才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有很多收穫,今天特別送來分享。布農族是喜於分享的族群,收成的第一顆會做為分享與回饋的禮物。

問布農族友人,你們種的木虌果怎麼那麼會生?
布農族朋友自信地說:我對種植天生就有一些敏感度,我非常了解作物什麼時間需要什麼樣的養分,也因為這樣,才能加速農作物生長的速度。

再問,木虌果分公母,當時送公果株苗較多,如何產出那麼多果實?
他含蓄地說明了他對山林生態的了解:除了山羌野鹿有名字外,連蜜蜂也有名字,這些都是蜜蜂授粉。

聽完,我的嘴巴合不起來,睜大眼看著他,吞了口水,舉起大姆指不得不說:布農族,你很會~

如果有愈來愈多族人種植,部落風味餐飲就會多一道好食,旅人也可以吃到健康。
只要消費者認同友善作物的價值,小農就不會被價格打敗,可能帶來的山村綠色經濟就可以繳水電費,給老人家看病,給孩子唸書,還可以繳手機及網路費(還是要靠網路行銷啊!),部落和消費者雙贏就不再是夢想。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台東山村綠色經濟】2018里山好食節活動花絮

【知森樹影~生命的痕跡】7/15-11/1臺德聯合影像展覽 看見 那些 塵封已久的悲傷

樹 生命的痕跡展覽人Wolfgang Lasars (中文姓名:祝健誠德國柏林人

知本老照片展覽人|徐明正  楊秋霖  劉瓊蓮  王俊成   盧彥芬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
策展單位|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共同推動|知本老爺酒店
                
|臺南奉茶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國本農場粉絲頁。
為記錄更多的不同年代的感動記憶,
凡於10/20私訊傳送500字心得與二張照片至官網,
或email tb.eastsd16@gmail.com
20名可獲知本老爺泡湯卷乙張,並受邀參加11/01閉幕茶會。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國本農場粉絲頁。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東亞經濟幹部會議follow 米,遇見小米すごい的魅力(107/8/24)


東亞經濟幹部會議,與臺灣山村新經濟的相遇
東亞經濟會議幹部,包含台日旅行業、紡織業、工商業等30多位,上個月24日由東亞經濟協會理事長,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先生帶領,前來參訪國本農場人文史蹟。各代表看見內中陳設展出多元小米文化,以及結合部落工藝師的檜木小徑木製品,展現台灣國有材及傳統作物的多元利用,對發展中之新山村經濟,不約而同表示好奇與循環經濟模式之洽詢。

「小鳥follow米」之生態鍊、產業練及文化戀
小鳥follow米是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執行林務局山村綠色經濟計畫的平台,經本會黃總幹事之解說,將計畫之森林生態美學、原鄉核心文化及旅療創新經濟發展目標,透過「小鳥follow米」共享平臺,提供台日經濟交流的東亞經濟發展會議幹部參考。本次活動行程中,與會代表首度了解台灣重要之小米生態系統,對於發展中的可能產業,提供了重要建言,給了「小鳥follow米」日後的修正參考。此外,臺東原鄉部落保存之小米文化、野菜利用知識及植物編織美學,讓參訪與會者紛紛表示,讓人有了土地初戀的驚喜,期待下次的田野體驗。

家庭農場之味蕾記憶與驚豔
活動行程中,崁頂部落培育的蝶豆花與新興部落小米酒調和的飲料,讓代表們直說すごい(超厲害!),說這比清酒更加容易喝醉。而夢幻般的色彩,像森林天空出現的彩虹,讓人不停地乾杯,將森林美與原鄉情,非暢飲而盡,才能罷止。茶敘間,對於以小米及紅藜營養為前題設計之部落長壽米及排灣族月子餐禮盒,也讓大家想進一步了解傳統作物的創新模式。陳列之布農族小米穗吊飾商品,和日本御守,共有祈求保佑意涵,也深受大家青睞。

原鄉生態經濟堅持的崇敬
最後,當日本代表貴賓得知,本計畫案旨在鼓勵部落種植多元小米的背後,除了文化保種意義外,更致力於瀕危山麻雀及和排灣族象徵熊鷹的生態復育,更是不自覺地張大嘴巴,不斷說すごい(超厲害!)。對於重視自然和諧的日方代表而言,位在偏鄉山村,無私地致力於生計與生態的堅持,是崇尚武德的高貴文化表現,對此里山的臺東原住民部落,他們由衷敬佩。

從舊部落,看心世界
今天,在臺東最古老的宅院,分享原住民族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小米,突顯了這片土地珍貴的文化價值,讓人為之著迷。做為推動山村綠色經濟──小鳥follow米的基地,我們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原民傳統作物的營養價值,了解小米文化的美好,讓更多人支持多元小米種植的生態意義。透過新山村計畫,部落朋友們期許,以更多好玩有趣的形式,呈現小米文化豐富內涵,吸引大家走進部落,看見小米文化すごい的魅力,和族人一起享受原鄉的森林美學。

從心世界體驗,尋找舊部落的未來!

  















【知森樹影~生命的痕跡】7/15-11/1臺德聯合影像展覽 看見 那些 為森林永續而努力的姿態

樹 生命的痕跡展覽人Wolfgang Lasars (中文姓名:祝健誠德國柏林人

知本老照片展覽人|徐明正  楊秋霖  劉瓊蓮  王俊成   盧彥芬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
策展單位|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共同推動|知本老爺酒店
                
|臺南奉茶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國本農場粉絲頁。
為記錄更多的不同年代的感動記憶,
凡於10/20私訊傳送500字心得與二張照片至官網,
或email tb.eastsd16@gmail.com
20名可獲知本老爺泡湯卷乙張,並受邀參加11/01閉幕茶會 

   王俊成_民國94年12月攝_知本溪生態橋施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