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農人除了務農之外,還能有什麼未來?

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執行祕書‧陽美花 2009.04.18

前些天,我在197縣道上騎車。
197縣道從池上平原由北往南展開,一路經過錦園、萬安安、富興、振興和電光等社區,這一路也可遇見客家、閩南、布農和阿美族人及其不同風貌的聚落風景。這是一條呈現台東多元文化族群樣貌的縣道,也是目前在網路上討論正夯的自行車路線。

我騎著車從筆直的道路到蜿蜒小徑爬上爬下,出發前的好奇與興奮,早已隨著在蹣跚腳踏發散的氣力中消失。這一段高高低低的路程,讓我的心臟難得用力收縮,身上的排汗衫也在不斷濕透與吸乾之間交錯著。雖然,在出發前早已聽說這是一條深具挑戰的單車路線,但我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心裡嘀咕著這一趟路程彷彿要耗盡我所有氣力才能完成。儘管我總是要越過一座座山頭才能看見小時候的7-11,但這條縣道並非如深山老林,這裡一點也不荒瘠,仍住著一些眷戀這片土地的人家,還有一些不可數的小狗和雞隻。

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太多是務農人家,他們悉心照料的一片片稻田與一排排整齊比人高的黃瓜作物,似乎也為這片少有人跡的土地帶來生機。今天看見有不少「做食人」在田間裡工作,他們有時低頭彎腰拔草,有時抬頭遙望遠方的姿態,似乎隱藏著一種「做食人」的宿命,卻也強烈發散出一股這片田地好似他的親人一樣,雖然工作辛苦但他歡喜甘願做。然而,如此狀態雖足以反襯都市人們生活的庸碌,但我仍是無法想像這些被群山環繞的「做食人」除了務農之外,還能有什麼未來?還能有什麼未來?

經過多少年的風吹雨打,「做食人」備嘗辛酸與無奈的務農經驗,才鍛鍊出對炙熱太陽和冷颼天氣的抵抗力。做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況且「做食人」若配合政府訂定的休耕政策,即可不用費力就可獲得42,000元的補助,辛苦耕耘才回收不到30,000萬的費用,那麼「做食人」為何還要繼續做食呢?他們透過原初勞動換取些微金錢養家活口,也真切盼望土地可以繼續活著。事實上,他們也養活了生長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們。然而,現在在任何有價值的土地上,我們看見,當外來資本家以發展為名的需求擴張時,往往就會出現對土地的反叛,開始失去對待土地應有的姿態,每一次規模性的土地翻動,代表著一種對自然與生態的攪動,也意味著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將要被迫遷移,被迫切斷與土地的關連,那麼「做食人」除了務農之外,還能有什麼未來?還能有什麼未來?

當宜蘭平原的農村被一幢幢歐式或日式建築淹沒時,難到台東美麗的田園景觀也要被如此覆蓋嗎?難道台東還要再出現一個「(並不)美麗灣渡假村」這種龐然大物消除你我在兒時或青澀時期中於杉原海水浴場戲水或愛戀的記憶嗎?台東的農村需要再生,再生工作機會,再生美好的生活環境,再生農民可以想像的未來。 「農村再生條例」不是洪水猛獸,只是需要再對話,無論如何,「農村再生條例細節可以再討論,但是農民改善生活環境的期待不能再拖延。」(2009,黃正德)

台東的「做食人」除了務農之外,還能有什麼未來?我覺得,參與農村再生,「做食人」的未來才有可能被想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