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臺東山村綠色經濟-小米篇】小米VS.粟VS.谷子


「小米」之名,出現之時期,並無定論,一般以為明朝時期,至於「粟」或「谷子」,是小米在中文體系中最常聽見的用詞。

依農業考古及遺傳證據顯示,目前普遍認為中國是小米的起源中心之一。在中國栽培的歷史長達數千年之久,歷代對它的稱謂,包括粟、禾、稷、粱、秣、稚、稑、谷等。在甲骨文、金文中,黍與稷出現的次數遠超過其它糧食作物,在詩經中的24種穀物,仍以黍稷最多,亦即小米是中國遠古時期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台灣原住民族對於小米之名,各族不同,台東境內族群則有,魯凱族beceng、排灣族vaqu、卑南族dawa、布農族marooku及蘭嶼達悟族karai等幾種名稱。


資料來源~林志忠 〈世界小米生態文化介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