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713
文、攝影/ 洪嘉鎂 豐傳媒
1939年臺灣小米單年度種植面積曾高達7、8千公頃,臺東縣就占了四分之一,但現在全臺小米耕種面積不到300公頃,連帶使得依靠小米維生的食物鏈崩壞,讓山麻雀與熊鷹族群削減,甚至影響原民部落小米文化傳承。臺東林區管理處去年8月推動「臺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輔導族人種回小米,並透過學校教育及耆老訪談,讓天空中的鳥兒和小米一起重回部落。
小鳥沒有小米吃
走進臺東縣金峰鄉的新興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又一片小米田,耳中不時傳來鳥兒叫聲,以及咯噹咯噹的聲音。
新興社區舊名是「撒布優(Sapulju)」,由一個排灣族的四大家族、八大頭目所組成部落,原本部落也有種植不少的小米,收成後的小米除了自己使用外,也會提供給排灣族祭典。
部落的小米大多種植在山坡地上,採取粗放種植。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部落族人種植小米無法獲得較豐厚的收入,大多族人開始改種薑、紅藜、稻米等作物,小米種植面積也就日漸縮小。
臺東林區管理處處長劉瓊蓮表示,熊鷹是排灣族及魯凱族重要文化象徵,過去林務局曾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調查熊鷹族群削減原因,發現與小米面積減少呈正相關。
深入研究後發覺這是整個食物鏈問題,熊鷹會獵捕山麻雀等小型鳥類,這些鳥則是以啄食小米維生,當小米減少後,鳥兒的食物消失、族群減少,進而影響到熊鷹族群。目前熊鷹已被列入一級保育類動物。
長期研究屏東、臺東地區小米文化的臺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主持人林志忠指出,小米有非常多的種子,小鳥不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就能吃飽,當小米減少種植後,小鳥能食用的種子量減少,自然就會衝擊到食物鏈頂端的熊鷹及黑鳶族群。
同樣列名一級保育類的還有山麻雀,雖然因調查數據少,山麻雀消失原因眾說紛紜,但棲地和食物減少是不爭的事實。
去年起臺東林管處委託臺東永續發展學會,選定新興、利嘉及崁頂三個區域合作「臺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林管處發想計畫、擬定策略,之後委託給學會執行,林管處則轉為知識提供的協力夥伴角色,適時與執行單位討論小米產業及文化的發展方向,滾動修正計畫內容。
劉瓊蓮表示,小米是部落中神聖物種,種植小米不僅要找回熊鷹與山麻雀,還有其他愛吃穀類的生物,另外也要實現文化保存。
友善小鳥種植,找回天空中的小鳥
一步步走進傳來咯噹咯噹聲的小米田,新興社區理事長王大龍說:「這是在趕鳥啦!」
只見族人拉著趕鳥器的繩子,試圖要嚇走來吃小米的小鳥。第一次到來的人經常納悶,為什麼說要保護小鳥卻又要趕鳥呢?
現在的趕鳥器大多是在鋁罐內放入石頭,透過繩子的搖動讓鋁罐發出聲音。
這是保育與經濟的兩難,因為這一片片的小米田不僅是小鳥賴以維生的糧食,也是族人日常主食來源。
王大龍笑著說,不趕走小鳥,整片小米田都會被吃光光,但山麻雀很厲害,知道人類在趕鳥,他們會提前降落在小米田周邊,一跳一跳地進入田中吃小米,根本看不到。
而方才搖晃著趕鳥器繩索的族人則苦笑著說,現在這些小鳥根本都不怕趕鳥器的聲音,一定要走過去他們才會飛走。
這樣的趕鳥活動得從小米抽穗後,持續到收成前,每天早上5點到下午5點都得守在小米田旁。
即便耗時費力,但族人仍堅持依循老一輩方式人工趕鳥,不使用現代高級趕鳥設備,也從不在小米田噴灑藥劑讓小鳥吃,不用農藥、化肥,就是希望人鳥都能共享小米。
早期的趕鳥器是用竹子製成,透過上下碰撞,發生較大的聲響。
林志忠表示,過去因為小米產地價格無法維持種植者生活開銷,大家紛紛改種其他作物,還能省下辛苦趕鳥的力氣。
這次計畫執行的困難點就是要讓種植小米者獲得收益,因此新興社區開發出小米禮盒,以及小米月子餐,以提高小米價值及種植意願。王大龍說,目前已有兩、三個原先種紅蔾跟薑的農民改種小米,預估今年小米田面積可達5甲。
臺東林管處表示,未來會建構產銷平台,輔導地方發展觀光活動、地景活動、生態旅遊等,輔導人力投入小米產業,期望能帶動地方經濟,吸引更多人種植小米。
學童認識小米,找回部落文化裡的小鳥
臺東林管處為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取了個平易近人的簡稱「小鳥Follow米」,其中的鳥除了指山麻雀,也意味部落小孩。
王大龍表示,早期部落祭祀、釀酒、日常食用等等都有專屬的小米品種,但種植面積減少後,部落就只剩種三種小米,也沒有特別區分小米的用途,目前還在尋找其他的原生種小米來種植。
也就是說,當小米減少後,流失的不僅是原生種小米,還有跟小米有關的部落文化。
林志忠調查臺東排灣族的小米現況,發現30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只知道vaqu的這種小米泛稱,年紀大一點能分出黏性高跟黏性低的小米,必須要追溯到更高年齡層的耆老才能知道更多小米詞彙。
小米播種後,需要適時的疏伐,讓小米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這樣才能長得更好。
為了不讓下一代忘記小米文化,臺東縣的部分學校主動找上臺東林管處及臺東永續發展學會,期望能延續文化傳承,目前已經有兩所學校自發性納入小米當課程教材,臺東林管處表示,下一期計畫將會從中輔導有意願的臺東縣內學校規畫小米相關課程,向下扎根。
以桃源國小為例,布農族的學童會在學校種植小米,立竿觀察小米成長,同時安排課程,將學童帶到小米田旁,聆聽周邊的鳥叫聲、觀察田中的生物及昆蟲,讓母語老師帶著部落的下一代學習母語。
利嘉國小則是利用空地種植小米,每一條畦溝種植一種小米,由社區居民協助種植、除疏,成熟後的小米用於學童的日常飲食及學習。
臺東林管處表示,現在也有兩三所學校正在接觸中,只要學校提出相關需求,會盡力提供服務。
目前小米面臨了種原基因及傳統語彙的流失,要如何保種生物與文化的多樣性,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林志忠表示,今年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要記錄下耆老記憶中的小米語彙,還要讓小米的種植種類多一些,讓鳥兒和小米文化重返部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