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大部份的孩子在看電視、在打電動玩具,在玩線上遊戲,在用許多按鍵填補「無聊」的時候,你曾想過,在資訊設備不那麼發達的蘭嶼島上,多數的孩童又在玩些什麼呢?蘭嶼的孩子,當天剛亮著時,他們可能就在部落灘頭戲水、游泳、捉海蛇或手持比自己身高還高的釣竿坐在礁石上釣魚,一直到天色灰暗才捨得回家。蘭嶼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文化,這裡的孩童,從小就被自然包圍,身心被自然萬物灌溉,於是乎也對自然具有相當的敏感度。我們可以這麼說,文化教育在蘭嶼是最能被看見的,當原住民文化不斷被商品化,被淹沒在全球化的商品中,甚至被包裝到庸俗化時,蘭嶼母體文化便是島上孩子未來發展文創重要的靈感來源。
為讓蘭嶼雅美文化透過在地思維和行動,進而與世界接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和台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於九十七年度提出藝術教育必須從小扎根之「山海蘭嶼․美麗印象」計畫,並委託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執行。計畫邀請6位不同專長包含木雕、繪畫、植物染和多媒材等領域藝術家分別進駐蘭嶼完全中學、椰油、蘭嶼、東清和朗島國小教導孩童創作;另為擴大計畫效益,規畫一場次的成人染布技藝研習班,共計有95人次參與藝術文化教學活動。計畫並邀請駐校藝術家依各自專長並納入蘭嶼元素進行創作,具體完成之6項作品亦交付縣府收藏,最後出版《山海蘭嶼‧美麗印象》影音成果。九十八年,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有幸繼續承接該計畫,持續以扎根行動,培育學童學習以自己的眼睛觀看,進而紀錄部落生活的精神操作。事實上,從小朋友動手拼貼或繪圖看似隨興玩玩的過程中,便能輕易發現蘭嶼孩童對美的領悟力,老師只要稍加解說與引導,他們創作的作品就能讓人驚豔。從在蘭恩青年活動中心辦理各校教學成果展中,我們看見蘭嶼孩童運用色彩的大膽鮮明,看見孩童跳脫傳統框架的作品;而老師欣喜的表情和熱切的眼光中,也大大孩童對創作的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